APPCP.INFO

 

APPCP.INFO

🕦😋🍪     

APPCP.INFO

有鉴于此,近年来,监管部门坚持“零容忍”,不断提高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。例如,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(十一),将欺诈发行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。高压之下,欺诈发行有所收敛,但仍难以根绝、时有出现,这背后既有部分人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,也有立体化追责体系有待完善等原因。

铲除欺诈发行“毒瘤”,打疼“关键少数”是关键之举。上市公司实控人、董监高等“关键少数”身居关键之位,本应作出遵纪守法的示范,但不乏有人利用身份职位优势弄虚作假,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“提款机”,是欺诈发行的幕后主谋。监管部门还需紧盯这些关键人物,通过打准、打疼,倒逼其守规矩、知敬畏,引领上市公司在合规轨道上安全行驶,借助资本市场做优做强。

铲除欺诈发行“毒瘤”,管住“看门人”是应有之策。作为资本市场“看门人”,中介机构能否把好关,直接关系市场高质量发展前景,尤其是全面注册制下,更加强调中介机构的归位尽责。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,全面排查涉案相关机构,对涉嫌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加大惩戒力度,包括可以考虑将其列入禁入黑名单等。当“看门人”不“看门”时,付出的代价应是难以承受之重。

铲除欺诈发行“毒瘤”,完善立体化追责是长远之道。欺诈发行往往手段复杂隐蔽,涉案主体类型众多,打击相关乱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还需各方形成合力。未来应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防范打击欺诈发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,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,强化“行民刑”的全方位围追堵截。一旦欺诈造假,即可能遭遇倾家荡产、牢底坐穿的严惩重罚,让企业不敢欺诈、不愿欺诈,彻底铲除欺诈滋生的土壤。

🈯(撰稿:怀德茜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59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1046回复 2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尹凝桂🌝LV5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张殿阁:毛泽东改变世界格局的一盘妙棋♑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宜春
      4回复
    • 🅰柴荣逸LV7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EP33: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声音分析速记🃏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腾冲
      3回复
    • 闻士辉🍕LV2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🏇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广州
      0回复
    • 仲孙东彩LV5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纽交所:低价买入巴菲特公司股票的交易无效🙊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昭通
      2回复
    • 齐达厚⚔🔖LV3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马自达宣布暂停部分日本国内车交付♹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四平
      8回复
    • 慕容彦发LV8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把江南古镇搬进店!带你打卡中轴线上的米其林🤲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万州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挖土、合影后,嫦娥六号如何回家?增强现实技术带你看→#

      殷苇妹

      4
    • #中国足协中国之队球迷见面会在沈阳举行#

      程荷媚

      6
    • #湄职院举行全国大学生“成图”创新大赛福建赛区预选赛#

      潘雄生

      9
    • #哈尔滨直飞香港航线正式开通

      单于春和

      9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APPCP.INFO

    Sitemap
    安全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