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Y08.CO

 

FY08.CO

🏎🥖👿     

FY08.CO

这次日本车企丑闻集中曝光,要从去年4月一封神秘的举报信说起。当时,一名来自大发汽车公司内部的举报者,向日本交通部门提交了有关这家公司的造假资料。具体内容是,大发汽车在完成相关车型的撞击测试时,对测试数据进行造假,然后提交给监管机构。去年12月,日本政府公布调查结果称FY08.CO,大发汽车的造假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,当时正是“日本制造”的黄金年代。也就是说,大发汽车的造假行为持续了30多年。

造假事件曝光后,涉事的日本车企纷纷出来道歉,声称涉事产品安全性“没有问题”,后续会进行整改。然而,重磅车企集体沦陷,深深刺痛了日本社会。“怎么又来了,错一步就可能威胁生命”“不能容忍这样反复的欺诈行为”……不少日本民众表示,汽车企业丑闻频出,仅靠鞠躬道歉难以挽回市场信心。2017年,日本高田生产的安全气囊破裂导致金属碎片飞溅,在世界各地造成多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。然而,这样血淋淋的教训未能阻止日本车企在造假迷途上“一路狂奔”。

“日本制造还值得信赖吗?”日本《每日新闻》5日发出这样的疑问。报道指出,近年来,日本汽车行业几乎每年都会曝出性质恶劣的造假丑闻,而且理由几乎一样,“无非是管理层为缩短研发周期、谋求短期利益,下达不合理的任务指标,迫使一线工作人员不得不铤而走险”。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在3日记者会上也承认,企业生产周期和程序漫长复杂、没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,可能都是造假原因。

过去几十年,日本制造业成就显著,但这也导致一些企业缺乏危机意识,安于现状,不愿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。这种故步自封的态度使得企业在面对新技术、新市场时反应迟钝,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。日本前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曾感慨,全球汽车业正朝着电动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变,但日本人还开着过时燃油车,“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”。

另外,日本监管部门在标准制定、监督检查、惩罚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,使得一些企业能够轻易逃避监管和惩罚,客观上减轻了造假代价。比如2017年,日产汽车被曝出“使用无资质检验员进行车辆出厂检验”的丑闻。日产公司称,这种操作在工厂内持续了30年之久,并且从未有人意识到这样做违反了相关规定。事发后,公司领导层并未受到处分,仅是“主动退回部分薪酬”。

🎄(撰稿:杨博琦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27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9220回复 4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徐离巧萍🍦LV9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北京:满足这些条件的住宅 公积金贷款最高能多贷40万元✅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靖江
      2回复
    • 🌏瞿妹有LV9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[视频]习近平会见巴西副总统📔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吴江
      8回复
    • 鲁勤俊🔧LV1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以色列称接种第四剂疫苗抗体增加5倍 英格兰拒绝封锁|大流行手记(1月4日)🆒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襄樊
      5回复
    • 晏柔霞LV8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普京:欧亚经济联盟已成为多极化世界中一个独立自足的中心🏐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莱西
      4回复
    • 吉馨菁🔕☱LV5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星火成炬丨致青春📂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德州
      2回复
    • 宗政嘉菁LV6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Delta扩大全球疫苗分配不均 世卫或以星座命名变异株|大流行手记(8月8日)🏇
      2024/06/09   来自萍乡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中国游客在菲律宾被绑架#

      寿固乐

      7
    • #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#

      国彪波

      9
    • #人民网评:“神十八”成功飞天,80后三人乘组逐梦苍穹#

      终蓝翰

      5
    • #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

      裴烁心

      0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FY08.CO

    Sitemap
    安全检测